兽药知识 | 猪场常用兽药分类、配伍禁忌及使用原则

admin

文章最后更新时间:2023-12-26 08:14:43,由管理员负责审核发布,若内容或图片失效,请留言反馈!

 一、据药物的抗菌谱和应用分类

 

 1、主要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包括:青霉素类、头孢菌素类、大环内酯类、林可胺类、杆菌肽类等;

 

 2、主要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包括:氨基糖苷类和多黏菌素类 ;

 

 3、广谱抗生素包括:四环素类和酰胺醇类等;

 

 4、抗真菌抗生素包括:二性霉素B、制霉菌素、克霉唑、伊曲康唑、氟康唑等;

 

 5、抗寄生虫抗生素包括:伊维菌素、阿维菌素、莫能菌素、盐菌素和马杜霉素等。

 

 二、抗生素按化学结构分类

 

 1、β—内酰胺类:

 

 青霉素类:于繁殖期杀菌剂,青霉素、氨苄西林、阿莫西林、苯唑西林、哌拉西林钠、双氯西林等;头孢菌素类:孢唑啉、头孢羟氨苄、头孢克洛、头孢拉定、头孢曲松钠、头孢匹罗、头孢硫脒、头孢氨苄、头孢西丁、头孢噻呋等;

 

 2、氨基糖苷类:

 

 链霉素、硫酸卡那霉素、硫酸庆大霉素、阿米卡星同硫酸丁胺卡那霉素、硫酸新霉素、大观霉素、安普霉素等;

 

 3、四环素类:

 

 土霉素、四环素、金霉素、多西环素、美他环素、米诺环素等;

 

 4、氯霉素类:

 

 氯霉素、甲砜霉素、氟苯尼考等;

 

 5、大环内酯类:

 

 红霉素、罗红霉素、硫氰酸红霉素、酒石酸吉他霉素、泰乐菌素、替米考星、吉他霉素、螺旋霉素、竹桃霉素等;兽医资讯

 

 6、林可胺类:

 

 林克霉素、克林霉素等;

 

 7、多肽类:

 

 杆菌肽、多黏菌素B、多黏菌素E、黏菌素、维吉尼霉素等;

 

 8、多烯类:

 

 制霉菌素、两性霉素B等;

 

 9、含磷多糖类:

 

 黄霉素、大碳霉素、喹北霉素等,主要做饲料添加剂等;

 

 10、聚类:

 

 莫能菌素、盐霉素等;

 

 三、合成抗菌药

 

 1、磺胺类:磺胺嘧啶、磺胺甲噁唑、磺胺脒、磺胺间甲氧嘧啶钠、磺胺喹唑啉、磺胺氯吡秦钠、磺胺二甲氧嘧啶钠、磺胺对甲氧嘧啶钠等;高度敏感:链球菌、肺炎球菌、沙门氏菌、化脓棒状杆菌等;对螺旋体、结核杆菌、立克次体、病毒等完全无效。

 

 2、抗菌增效剂:TMD、DVD等;

 

 3、呋喃类:呋喃唑酮等;

 

 4、喹诺酮类:诺氟沙星、环丙沙星、恩诺沙星、培氟沙星、氧氟沙星、达氟沙星等;

 

 5、其他化合抗菌药:卡巴氧、异烟胼、小檗碱等;

 

 6、硝咪唑类:甲硝唑、二甲硝唑等;

 

 7、抗病毒药:利巴韦林、金刚烷胺、金刚乙胺、病毒灵、黄芪多糖等;

 

 四、药物的配伍禁忌

 

 1、青霉素类:

 

 氨苄西林钠、阿莫西林、青霉素G钾与链霉素、新霉素、多黏菌素、喹诺酮类、配伍疗效增强;与氨茶碱、磺胺类、VC-多聚磷酸脂、罗红霉素、配伍沉淀、分解失效;与替米考星、多西环素、氟苯尼考、配伍降低疗效;

 

 2、四环素类:

 

 四环素、多西环素、强力霉素、金霉素与泰乐菌素、泰牧菌素、TMP、配伍增强疗效;与氨茶碱,配伍失效 ;

 

 3、头孢类:

 

 头孢拉定、头孢氨苄、先锋霉素Ⅱ与新霉素、庆大霉素、喹诺酮类、硫酸粘杆菌素,配伍疗效增强;与氨茶碱、VC、磺胺类、罗红霉素、多西环素、氟苯尼考、配伍降低疗效;与 先锋霉素Ⅱ、利尿药、配伍肾毒增加;

 

 4、大环内酯类:

 

 罗红霉素、硫氰酸红霉素、替米考星与庆大霉素、新霉素、氟苯尼考、配伍疗效增强;与林可霉素、链霉素配伍疗效降低;与卡那霉素、磺胺类、氨茶碱、配伍增强毒性;与氯化钠、氯化钙、配伍沉淀;

 

 5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:

 

 硫酸新霉素、庆大霉素、卡那霉素、链霉素与氨苄西林钠、头孢拉定、头孢氨苄、多西环素、TMP、配伍增强疗效;与VC、配伍疗效减弱;与氟苯尼考配伍降低疗效;

 

 6、多黏菌素类:

 

 与多西环素、氟苯尼考、头孢氨苄、罗红霉素、替米考星、喹诺酮类、配伍增强疗效;与阿托品、先锋霉素、新霉素、庆大霉素、配伍毒性增强。

 

 7、喹诺酮类:

 

 氧氟沙星、恩诺沙星、环丙沙星、诺氟沙星与四环素、多西环素、氟苯尼考、呋喃类、罗红霉素、配伍降低疗效;与头孢类、氨苄西林、链霉素、新霉素、庆大霉素、磺胺类、配伍疗效增强。

 

 8、磺胺类:

 

 与TMP、新霉素、庆大霉素、卡那霉素、配伍疗效增强;与头孢类、氨苄西林钠、配伍降低疗效;与氟苯尼考、罗红霉素、配伍毒性增强;

 

 9、氯霉素:

 

 氟苯尼考与新霉素、多西环素、粘杆菌素、配伍疗效增强;与头孢类、氨苄西林钠、配伍降低疗效;与卡那霉素、喹诺酮类、磺胺类、呋喃类、链霉素、配伍毒性增强;对维生素叶酸,B12,能影响红细胞生成。

 

 10、氨茶碱:

 

 与VC、多西环素、肾上腺素、配伍失效;与喹诺酮类、配伍、降低疗效。11、林可霉素:

 

 与甲硝唑、配伍增强疗效;与罗红霉素、替米考星、配伍降低疗效;与磺胺类、氨茶碱、配伍失效;

 

 12、磺胺类:

 

 与TMP、新霉素、庆大霉素、卡那霉素、配伍疗效增强;与头孢类、氨苄西林钠、配伍降低疗效。

 

 兽药使用应注意的问题及用药原则

 

 安全、正确、合理地使用兽药,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,是临床兽医和规模养殖场技术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常识,现简单介绍下兽药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。

 

 1、诊断疫病

 

 对症下药使动物疾病能得到快速治疗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确诊断。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,药物治疗效果是对诊断的验证。只有正确诊断加上合理药用,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。因此,在诊断动物疾病时,要做到正确诊断,对症下药,对不明原因的疾病,严禁滥用药。

 

 2、疗程及给药时间

 

 使用药物要有足够的疗程,疗程的长短取决于疾病的急缓,因为病原体的生长、繁殖有一定的过程,如果疗效过短,有些病原体只能暂时被抑制,不能根本消灭,一旦停止用药,受抑制的病菌就会重新生长、繁殖,出现更严重的症状一般情况下,在症状消失后即可停止用药,但在应用抗菌药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时,为巩固治疗效果,在症状消失后尚需要继续应用药物一段时间。某些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,为减少不良反应.需按疗程规定用药。另外,有些药物在恰当的时间应用药物,可以提高其药效,至于给药时间,则需要从药物性质、吸收、药物对胃的刺激,动物的耐受能力和药效发生作用的时间等方面考虑。

 

 3、药物的剂量

 

 通常药物被机体吸收后,达到有效浓度时才能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。药物使用剂量过小,达不到有效浓度,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,且易产生耐药性;使用剂量过大,超过一定浓度后,疗效不能增加,造成药物浪费,并对机体产生毒性。因此,应根据血液中有效浓度的持续时间,合理安排用药次数、剂量及疗程。另外,有些药物的剂量不同,药理作用也不同,要根据具体情况,合理掌握药物的剂量

 

 4、药物间的相互作用

 

 在临床实践中常需要用2种或2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,其目的在于提高疗效、降低或避免毒性反应,防止和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。在使用兽药时,应充分发挥药物协同作用,注意配伍禁忌。如氨基糖苷类药物不宜与红霉素等药物配伍,也不宜与肌肉松弛药配伍,防止毒性加强。

 

 5、耐药性和过敏反应

 

 耐药性一是指病原体产生耐药性,二是指动物机体产生耐药性。某些药物在连续反复给药后,病原体、动物机体对药物的反应下降,产生耐药性。这就要求根据动物病情进展情况及时调换药物,为了防止病原体、动物机体产生耐药性,在使用兽药时应严格遵循规范用药,做到用量充足,疗效得当;单一抗菌药物有效时不采用联合用药;避免滥用药物;病因不明,切勿轻易用抗生素;尽量减少长期用药,以免产生耐药性。

 

 过敏反应是动物个体在应用某种药物后出现的异常现象。因此,使用兽药时应予以注意。

 

 6、 动物的种类、年龄、性别和个体差异

 

 由于患病动物的种类、年龄、性别、体重不同,即使对同种药物,其敏感程度及治疗效果也不同,反应亦不明显。因此,使用兽药时应特别注意,具体情况具体对待。

 

 7、动物的病理状况和机能情况

 

 动物机体的病理状况和机能情况不同,对药物的反应也有差异,一般是出现病理情况下用药物治疗效果较为明显。

 

 8、综合性防治措施

 

 动物发生急慢性疾病后,常伴有全身多器官、多系统功能异常。临床治疗过程中,坚持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,应用抗生素的同时,注意加强电解质和机体酸碱度平衡的调节。

 

 在动物防治疾病过程中,要求熟悉各种药物的药理、毒理、药性、适应症以及用法、剂量和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等问题。兽医选用兽药时应遵循广谱高效,安全方便,经济适用,对人无害的原则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知芳阁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发表评论

评论列表 (有 条评论,人围观)
草根站长

知芳阁V

专业的水产养殖、农村畜牧养殖技术!

8952 文章数
1 评论数
125559 浏览数

控制面板

您好,欢迎到访网站!

最近更新

热门浏览

标签列表
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